国际象棋局面分析——时间与空间纠缠的游戏(四十三)
久违的更新,依然是欣克菲尔德2025选局,普拉格南达对阵古克什。<iframe width="600" height="371" src="
https://lichess.org/study/embed/6LblemWs/cnC7a9ZN#25
" frameborder=0></iframe>本章依然是无聊的空间控制博弈局面,选自欣克菲尔德2025第一轮的印度内战,执棋双方普拉格南达vs古克什。
我们来看13回合,古克什面对白方b4冲击,选择Ba7规避,为何成为奠定败局的败笔。首先,来确定13回合上半,黑白双方的空间控制对比,16:17,由于b4直接冲击黑方c5象,黑方为了保象无论如何应对,c5格本身都会被白方夺取。所以stockfish给到大于1格价值的+0.3白方优势,很好理解。
那么接下来我们便可以对比黑方Be7以及Ba7两种选择的差异。

Be7,虽然黑方暂时损失c5-b6两格,但这个与白方几乎完全脱离接触的防守态势,相信很多读者都很熟悉,是一个黑方收缩蓄势的弹性防御阵型。未来,随着白方Na4(削弱b5控制场强),黑方在b5获得优势控制权后,便可以冲兵b5,强势夺取c4-a4两格的控制权。白方后翼马战术空间受到遏制后,棋局便可能走向Nb6 Rb8 Nxc8 Rbxc8这样平静的子力对换。
所以说,我们也可以将正局中古克什Ba7的选择,视作黑方意图保存子力,维持局面复杂性做出的空间控制权牺牲。因为我们可以清楚的数出黑白空间控制态势变换,由16:17,变为14:18。在黑方冲兵b5,夺回两格空间控制权之前,黑方得以安身立命全部仰赖防守阵型的弹性。
那么我们来看Bxc5-Ba7,黑格象的王翼-后翼调动,获得直指对方王城的进攻位置的同时,付出了怎样的空间控制代价。

Ba7——黑白空间控制比为14:19,与Be7最大的区别在于d线上白方战车获得了控制优势,黑方黑格象的退让将d6格拱手相送。短期内白方空间控制优势已经达到5格,这意味着黑方最好明白自己的防守弹性最好能够坚守1-2格的空间夺回能力,否则,白方很有可能凑齐足以制胜的空间质料。
14.Bb2,普拉格南达这一步基本预示了本盘他已经吃定了对手。在己方e/f线兵型防守最小自持结构所用子力小于黑方a7本身固有价值时。意味着c1象可以从协防职责中解放,获得调动机会,从而为更为重要的a1车腾挪出c1交通格。
然后本盘非常关键的15回合

局面博弈中,古克什的技术短板于此暴露无遗。某种程度上古克什依然只是个大号的战术型小孩儿哥。
关键时刻能依赖兵型度过难关,就不要进行重要子力的轻率调动。这里我们来看a4/c4两格。在之前的章节,关于子力互换部分,我提到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子力的净控制格。这是国际象棋博弈过程中,双方子力真实价值此消彼长的重要衡量标准。a4格,完全依赖c3马的控制,c4格,完全依赖e2象的控制。黑方冲兵b5一步相当于支付0.3的时间价值,剥夺白方两个轻子各自0.2的价值。而古克什的选择Rd8,不过是抵消d6格,白方开放线d1车的净控格而已。
其实和子力对换一样,空间控制权也遵循同样的原则,最重要的交易要最优先完成,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接下来14回合结末,我们来看此刻白方最优解是否如40深度的鳕鱼老师判断,最优解为Rxd8+。

首先空间控制上黑白对比为14:18,黑方抵消了白方1格空间控制权。

普拉格南达选择Ne5,王翼抱架位的马跳到了一个并不在己方控制下的战术格。这一瞬间,双方控制比,白方以18:12,使得空间质料优势突破了1.0。

而15.Rxd8+ Nxd8 16.Rd1也使得白方空间优势达到20:14,差值同样扩大到6格。所以40深度的stockfish给到两步棋几乎等价的判断不无道理。

而同样是f线抱架位马的策动,古克什选择Nxe7之后,白方空间控制优势继续扩大为21:14 。44深度的鳕鱼老师非常适时地给出白方+1.4(7*0.2)的局面优势。可以说再次印证了本专栏基于空间控制的局面分析算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即便是表面均衡的子力对比,隐藏于棋盘空间上的控制场,揭示了局面优劣差异之所在。
然后借本盘局面,我也说一下,为什么不讲将穿透性的子力空间控制力纳入到局面精算范畴。

可以看到,如果13回合,黑方选择老老实实象归原位,那么无疑,双方的王翼空间控制完全等价。局面优劣只体现在后翼a/b两线,在黑方走出b5之前,后翼绝非等价兵型。

而Ba7,黑方损失的,也绝非e7象对于g5/h4的穿透控制,而是开放d线实打实的d6格。更重要的是,双方对后之后,场上再没有能与双象形成斜线协同的子力。马和象的运动方式决定了它们的协同作战绝非一条斜线上的叠加,而应是两个角度上的包夹。所以双方兑后局面下,唯一能够在一条线上协同的就只剩车这一兵种。普拉格南达纪律性的腾挪底象联通底线,以及古克什放弃Rxd7吃子同时提车,没有走出这种解放双车纵叠自由度的朴素棋步,直接左右了本盘胜负。
最后,我觉得需要补充一点儿的就是。

这四个我标注为黄色的格子,虽然都未被双方格子控制,但只有黑方,尤其是b6格,属于潜在的结构性缺陷。古克什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是受到己方控场结构性缺陷的干扰,从而认为可以(有必要)走出Ba7 ,作为弥补缺陷的选着。而白方,普拉格南达完全不需要将b3/c4视作缺陷。
高阶读者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某种程度上,己方半场这种非结构缺陷的未控制格,越多越好。这意味着精通此道的棋手可以利用这些格子从空间控场角度倾轧绞杀对手。就比如在所有轻重子力都不适合调度,所有兵阵都不适合推进(破坏既有兵型),王城防守完美无瑕的时候,王向中心线路的移动,放弃边角格子的控制,就很可能是当前回合的最优解。
本质上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本章内容到此结束。
嗯......这章拖了很久才更,而且还是欣克菲尔德2025的选局,最近确实有些懈怠,很多新的比赛对局都还没看。但我还是按照之前预定的章节内容来推进更新,所以这盘棋还是跳不过去,必须要写。因为关联到之前章节,构成结构性缺陷的未控制格,重子协同自由度,以及空间控制穿透性是否成立这几个概念。
只要时机合适,一般我会用至少两个前后关联的选局/章节来阐述同样的概念,也算是一种“子力”协同了。
至于为什么拖这么久......我总不能说因为读者点赞不给力,所以我就沉迷打游戏......
不过确实,单纯基于空间控制的局面博弈章节,阅读量和点赞都明显不如战术位置拆解章节。这没办法,我不擅长的东西很多。加上大半年时间没有进行高强度的......呃,好吧,完全没有对局训练。所以我的棋力不知道退步到什么境地了。
就比如最近观战的一盘快棋

当时点进去就是这个局面了,3+0的时限,我是完全没办法意识到白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举措的。也完全来不及做出准确的局面判断,“应该问题不大,但白棋应该怎么下呢,冲兵f3?如果当前回合换做黑方先手的话,那我肯定要冲b5了”,但我完全找不到白方有什么好的策略来应对后翼危机。
冲f3,以威胁拖延危机,这是我非常想走的一步棋。
非得是标注出双方的空间控制,我才能意识到,这已然是黑方优势接近-2的局面了。空间控制比22:11,就算白方尝试王翼冲兵(因为我也很想补强e4格的控制,而且黑方Bd7的话,似乎白方还是有机会反扑的),c2兵已然成为白方兵型阑尾。所以精准的局面分析精算,对于死死咬住关键局面非常有帮助,但在局面出现崩盘危机的时候......也会成为一把双刃剑。需要额外的坚韧顽强才能战胜内心的恐惧绝望。
无知者无畏,并非贬义。
因此,对于一般读者,我也并不建议对本专栏的内容照单全收。而对于想要进阶大师,乃至成为顶级选手,甚至世界冠军的读者朋友,本专栏可能是你们能免费接触到,却最能触及国际象棋根本棋理的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