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ind mode tutorial
lichess.org
Donate

国际象棋局面分析——时间与空间纠缠的游戏(九)

ChessAnalysisTacticsStrategy
不爽!没有什么比写过一遍的东西还要重写一遍更不爽的了!破网页吞了好几遍,一个破图怎么带着10万个字符......行了,子力调动!调他喵喵的!手把手掰着手指头教!

继续分析23年棋王赛丁立人与涅波的对局,第5盘,丁立人在进攻与防守的权衡中举步维艰的一盘。

https://lichess.org/study/6LblemWs/iqPabKlb#52

26回合白方Nxd4,中心位置和后翼占有优势,黑方虽然车占领了开放边线。但当前回合的主题是如何逃后。本章被网页吞了N次,所以很不爽。
https://lichess.org/study/6LblemWs/iqPabKlb#51

可能即便是顶级棋手,世界冠军,对于线路的理解也不够深。而我一直在向读者灌输数格子算局面/指导行棋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
就是子力越小,对一个格子的控制力越强。没有这个认识,很容易把c5到a3看作可以控制的空线,c5到g1是对方子力集中的线,可以加强进攻部署,5线是一个“路”,通向王翼甚至威胁h5可以提供牵制。这些都让Qc5看上去很梦幻。
image.png
然而划清控制占领态势之后(为什么打仗的,地图上全是红蓝铅笔画的箭头呢),在我看来c5是连象都不该上去的格子(虽然现在要逃后,当后续黑格象还是上到了c5,导致防守时很难腾出一个回合来让象协防王翼),因为b4/a3是对方兵型净控,即便轻子上去,也无法控制更多格子有效发展其价值。
然后白方王兵双马这条斜线,是对方子力集中的线路,没错,但是很明显,这条斜线打不穿,也不构成牵制。什么是牵制,象穿马后/马王是牵制。一个团牵制一个师叫做牵制。后在前象在后的叠法,是谋求最大攻击力的,是攻王的,因为只有王的象征子力大于后,才值得用象当作助推剂把后这颗核弹发射出去。
而5线,确实,很容易看作路。但是对方双马的位置太好了。后是不可能有机会从5线去到王翼正面战场站稳脚跟的。而且从控格子的角度,5线是黑方控制占领的优势,不需要补强。
https://lichess.org/study/6LblemWs/iqPabKlb#52

这样的一步,损失的是d7/b7两个格子,局面也就从白方约等于开局先手的0.3,增加到了有主动优势的0.7,正好两个格子的价值。但很显然,这个优势不够大。但涅波或许注意到丁立人子力调动失准,而且攻守失衡,黑方王翼存在控制缺陷,开始磨棋盘。赌对手在防守压力下子力调度失误累计。
我问了下deepseek,好像国象理论里没有类似“交通格”这样的概念,最多只有底线通畅联通双车之类的。那可能这个概念真就只有我自己这么讲,数个棋子都需要以某个格子为发展子力和有效调动的节点,这个格子就是交通格。
就比如现在,e7马的位置,如果b6象想要从后翼转d8,进入王翼线路,那么现在e7马堵着的位置就是交通格,马也希望从这里改善自己的位置,或者车想要去e线呢,己方e线开了,e/d还有潜在的摩擦,是否未来某个时刻需要车支撑e线或者f线。如果要想保证底线通畅,那么d8也是黑格象不能随便堵住的交通格。一旦子力调动中,某个关键交通格被堵,那么一个关键子力原本1回合到位,可能就会因为对手发起一些不得不预防的威胁,而耽误自己的调度。空间占领控制不合理,就要付出时间代价,而一旦时间紧迫,那么就会付出空间代价。
不深刻理解这个道理,以为进攻战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四渡赤水是什么。
我觉得人类棋手最应该跟鳕鱼老师学习的,就是Qb7这种干净利落攻防一体的棋步。这样,后保留一步进入a线的机会,还可以一步进入d7,不漏防b5,还占据白格斜线位置。(黑方有黑格象,白方的后很多时候都要去充当一个大号白格象,来维持黑白双线的空间控制)同时在7线上协防f7兵(在e7马腾挪之后),不干扰底线,也不干扰黑格象线路,不会被对手马威胁。
甚至,战术上对方不能贪兵,否则Bxe3,闪击b5 。这就是不造成己方控制力/局面损失,也能酝酿战术的一步。
在顶级博弈中,双方棋手互为茧蝶,细节决定成败。在棋盘空间的控制上,不合理的子力调动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在没讲明白基础理论的前提下,不可能空谈怎么进行局面分析,怎么提升行棋逻辑,怎么进行子力调动和战术安排部署。好的位置天然有战术,不好的位置天然有漏洞。而读者朋友可能只有在注意到,所有章节中的局面分析,都由最初的理论原理精确支撑时,才可能开始理解这一理论基础的价值。那么,无论何时,都可以返回前面的章节,复习理论基础部分。
至于之后的章节......今天我们初步从“交通格”这个角度,触及到了深度/可能性这样的,行棋逻辑层面的东西。这些不像格子控制那么直观量化,所以读者可能意识到了,这些东西决定了0.1左右的局面波动(前文提到过)。算力强如鳕鱼老师,在深度步入30+40+甚至50的时候,也不能充分权衡,完全确定。但是我们之后会讲到,而且其实不难,在子力调动中,一些所有棋手都可能具有的经验判断,就足以进行这样精细的权衡。

补充(之前莫名其妙篇幅超出页面限制所以删节了部分讲我自己防守思路的段落,现已补完)

https://lichess.org/study/6LblemWs/iqPabKlb#49

那么借助这盘的局面,我也说说如果是我,一个防守型棋手,不想找进攻机会,可能会怎么下。

首先对方没有了白格象,而且e4兵将长期阻碍白格。那么我会考虑Kh7,腾挪出g8,为e7马提供Nf6的可能。是的,我就是这么相信f6马的防守能力。随着马的腾挪,黑格象也有机会转由d8,支撑王翼防守。而最后,a8车保留观望,看是需要转战王翼,还是留待后翼支撑补防d6/b5 。

这样的决策,就依赖对于g8/d8,这类交通格的深刻认识。而且从逻辑上,这样的防守策略是有序可行的。